建设美丽浙江
高标准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高质量建设美丽浙江的必然要求,也是实现高质量建设美丽浙江的重要途径。
日前,省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办公室(省美丽办)通报了2019年1至10月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进展情况,亮出了我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绩单:环境质量持续改善,16项重点工作提前完成全省年度任务,2项重点工作达到目标要求。
01
空气环境质量
1至10月,全省设区城市PM2.5平均浓度为29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2微克/立方米;设区城市日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7.4%。
全省及设区城市PM2.5浓度情况
02
水环境质量
1至10月,全省地表水省控断面I—III类水质比例为89.6%,同比上升4.5个百分点。无劣V类水质断面。国家“水十条”考核断面I—III类水质比例为95.1%,同比上升1.9个百分点。全省交接断面满足功能要求比例为95.2%,同比上升5.5个百分点。全省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达标率为96.7%,同比上升2.2个百分点。
全省及各市省控断面I—III类水质比例情况
01
工业废气治理
截至10月底,全省百个重点工业园区全省完成率为84.3%;完成951个挥发性有机物项目治理,完成率95.1%;完成10874家企业涉气“散乱污”综合整治,已提前完成年度任务;完成207个臭气异味治理项目治理,已提前完成年度任务。
工业废气治理情况
02
产业结构调整
截至10月底,已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13个,完成率76.5%;淘汰落后产能和压减过剩产能企业1324家,已提前完成年度任务。
各市产业结构调整情况
03
能源结构调整
截至10月底,已完成淘汰燃煤小锅炉273台,完成率82.7%。
淘汰燃煤小锅炉情况
04
交通运输结构调整
截至10月底,已开展公交、出租车辆新能源或清洁能源使用10096辆,已提前完成全省年度任务;邮政车辆新能源或清洁能源使用503辆,提前超额完成全省年度任务;淘汰国三及以下标准营运柴油货车18494辆,已提前完成年度任务。
各市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情况
05
用地结构调整
截至10月底,全省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开工数610个,工程开工率为75.2%;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年度目标为94%,截至10月底,全省秸秆利用率为95%,达到年度目标要求。
各市用地结构调整情况
01
城镇污水处理
截至10月底,已完成清洁排放技术改造污水处理厂69座,完成率69%。完成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改造1833公里,提前超额完成全省年度任务。
各市城镇污水处理治理情况
02
近岸海域污染防治
截至10月底,完成122个入海排污口在线监测全覆盖,提前完成全省年度任务;13个入海河流考核断面均达到水质目标要求;配备船长≥35m国内海洋渔船防油污设备4893个,完成率81%。
各市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情况
03
“污水零直排区”建设
截至10月底,已完成工业园区“污水零直排区”建设43个,完成率82.7%;生活小区类“污水零直排区”建设725个,完成率90.6%;镇(街道)“污水零直排区”建设135个,完成率43.5%。
“污水零直排区”建设情况
04
农业农村污染治理
截至10月底,全省新增农村居民饮用水达标提标数486.3万,已提前完成年度任务;建设美丽牧场223个,已提前完成年度任务;建成氮磷生态拦截沟渠42个,完成率42%;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示范场(点)201个,完成率91.4%;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标准化运维站点1779个,已提前完成年度任务。
各市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情况
05
河湖生态修复
截至10月底,已启动实施建设美丽河湖176条;完成河湖库塘清淤3661万方,已提前完成年度任务;河道综合治理653.3公里,已提前完成年度任务。
河湖生态修复情况
01
污染地块和垃圾填埋场治理修复
截至10月底,已完成重点污染地块治理修复14个,占年度任务的93.3%。完成1个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。
各市污染地块和垃圾填埋场治理修复开展情况
01
固体废物处置能力建设
截至10月底,全省已完成新增危险废物处置利用能力57.71万吨/年,已提前完成年度任务,新增生活垃圾处理设施5个。
新增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情况
02
固体废物监管能力建设
截至10月底,已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系统20个,已提前完成年度任务;开展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情况核查1384家,已提前完成年度任务。
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建设和工业固废生产情况核查情况